嘉宾来稿:满足中国增长的用电需求 光伏加储能“比新建煤电更实惠”

中国的气候和能源政策呈现出一种悖论: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也未停下新建燃煤电厂的步伐。 仅在2023年,中国就新建了70吉瓦(GW)的煤电装机容量,比2019年增长了四倍,占当年全球新增煤电装机容量的95%。 煤电产能的激增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二氧化碳(CO2)排放和气候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对未来出现搁浅资产风险的担忧。 由于光伏和风能发电量不稳定,中国政府将煤炭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和满足快速增长的用电高峰的手段。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力行业在成本、需求模式、监管和市场运作方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的新研究表明,用于证明新煤炭产能合理性的传统经济计算方式可能已经过时。 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分析指标来评估能满足用电高峰需求的最经济方式是什么。结果表明,光伏加电池储能的组合可能是比新建煤电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中国电力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过去十年里,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的成本大幅下降,高峰时段的住宅和商业用电需求激增,电力交易市场获得了更大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中国还宣布了“双碳”目标,即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鉴于这些转型,建设更多未减排的煤电厂与中国的长期气候承诺相冲突,而且对满足用电需求对增长来说,可能不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它还占用了清洁能源系统转型急需的资金。 返回顶部 替代指标如何评估成本? 我们的研究引入了一种替代指标,用于计算在满足不断增长的高峰用电需求的情况下,所需的最优成本投资。 上微信关注《碳简报》 这一指标,即“净容量成本”(net capacity … Continue reading 嘉宾来稿:满足中国增长的用电需求 光伏加储能“比新建煤电更实惠”